逢冬至 識“餃”子
來源:科普時報
作者:李英
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20
瀏覽次數(shù):736

在我國,很多節(jié)日都有自己特定的美食:上元節(jié)吃元宵,清明節(jié)吃青團,端午節(jié)吃粽子,重陽節(jié)吃重陽糕,中秋節(jié)吃月餅,臘八節(jié)喝臘八粥……在冬至和春節(jié),挑大梁的則是餃子。12月21日,我們將迎來冬至這一節(jié)氣,很多家庭也將“喜提”熱騰騰的餃子。

“餃”是個典型的形聲字。左邊的“饣”是形旁,是“食”的變形;右邊的“交”是聲旁,代表讀音。

食,甲骨文下面是一個盛著食物的器皿,上面像是一個張大的嘴巴,在準備進食。也有人認為上面部分是器皿的蓋子。本義就是吃,作為名詞表示所吃的東西,也就是食物。

帶“食”或“饣”的字很多和食物有關,比如面餅的“餅”、饅頭的“饅”、白吉饃的“饃”、烤馕的“馕”、餡餅的“餡”、米飯的“飯”等。有些帶“食”或“饣”的字與胃部的狀態(tài)有關,比如充饑的“饑”、挨餓的“餓”、吃飽的“飽”等。一個人肚子里充實是“飽”,一個國家糧食充足是“饒”。食物放久了,會“餿”。接待賓客的地方叫“館”,可以提供飲食。還有一些字與進食、喂養(yǎng)、請別人吃飯等動作、活動有關,比如,餐風飲露的“餐”和“飲”、飼養(yǎng)的“飼”、餞行的“餞”等。

餃子這種食物出現(xiàn)得非常早。1972年,新疆吐魯番地區(qū)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唐代墓中發(fā)掘出一些“餃子”——雖然嚴重鈣化、顏色發(fā)黑,但其大小形狀與現(xiàn)代的餃子幾乎一模一樣,說明唐代已經(jīng)有餃子了。

1978年,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山東省滕州市薛國故城進行考古時,又在一座春秋晚期墓中,發(fā)現(xiàn)了形似水餃的三角形食物。按照年代推算,餃子在我國的食用歷史至少有2500年了。

1981年,在重慶市忠縣的三國時期的古墓中,出土了陶庖廚俑,展現(xiàn)的正是古人包餃子的場景——廚師正在勞作,廚案上擺放著食材和花邊餃子。

餃子雖然出現(xiàn)很早,但是它最初不叫“餃子”,而是叫“餛飩”。餛飩有各種形狀。南北朝時期文學家顏之推曾經(jīng)寫道:“今之餛飩,形如偃月,天下通食也?!彼f的這種半月形餛飩,分明就是餃子,當時應該是連湯一起吃,后來撈出來單吃,也就漸漸和餛飩分化了。

到了宋代,人們把這種食物稱為“角兒”“角子”,《東京夢華錄》里就有“滴酥水晶膾煎角子”的記載。究其名稱來歷,可能是因為形狀像某種角,比如菱角。后來從“角兒”逐漸演變?yōu)椤帮滒D”“餃兒”,又發(fā)展到了現(xiàn)在的“餃子”。

古人早就有在冬至吃餃子的習俗,其來歷說法不一。在民間傳說里,它與“醫(yī)圣”張仲景有關。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人,曾經(jīng)當過長沙太守,后來回到老家河南南陽。時值冬日,寒風刺骨,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。張仲景見此情景,便讓弟子搭起醫(yī)棚,用面片包裹羊肉和藥材,捏成耳朵狀的“嬌耳”,放在大鍋里煮熟,制作成了熱騰騰的“祛寒嬌耳湯”。老百姓吃完嬌耳、喝完湯,身體發(fā)熱,凍傷的耳朵便好起來了。盡管這一故事并沒有文獻論證,但民間流傳甚廣。

后來,餃子又成為賀歲食物。根據(jù)文獻記載:明代宮廷中人在正月初一“飲椒柏酒,吃水點心,即‘扁食’也”。這里的“扁食”,就是餃子。清代《燕京歲時記》記載:每到大年初一,“無論貧富貴賤,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,謂之煮餑餑,舉國皆然,無不同也?!边@里煮的“餑餑”也指餃子。里面還提到了一個習俗:富貴人家在餃子的餡料中放入金銀錢幣,誰吃到就會吉祥一整年。

很多地方正月初五也吃餃子。這天是送窮神、接財神的日子,古人很重視。包餃子的時候,要用手沿著餃子的邊緣一下下地捏緊,這叫“捏小人嘴”,可以規(guī)避新一年的讒言。剁餃子餡的時候,得剁得特別響,喻意“剁小人”,這樣新的一年才能一切順利。

還有不少地方結婚的當天晚上也吃餃子。中國民俗學家陳勤建曾表示,婚禮吃餃子的習俗,體現(xiàn)了中國人對婚姻的重視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(作者系中國科普作家協(xié)會科學文藝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、文學博士)
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

聽說,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。
做科普,我們是認真的!
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
加入科普活動群
  •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
  • 認識科普小朋友
  • 成為科學小記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