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科普:古代調兵百萬的虎符,為何選虎形?為何只能偷竊不能偽造?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2-17
瀏覽次數(shù):1049
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

虎年春節(jié)前夕,國家博物館舉辦的“瑞虎佑安”2022新春展上,西漢堂陽侯虎符備受關注。這枚虎符手掌大小,背面文字清晰,保存完好。

圖片

堂陽侯虎符 圖源:中央電視臺

可以調動千軍萬馬的虎符常與戰(zhàn)爭勝敗甚至國家興衰聯(lián)系緊密,你肯定也聽過不少虎符被竊事件。

不過,為什么從沒聽說過偽造虎符的事件呢?今天,我們就一起探究虎符的神秘往事。

圖片圖片

調兵信物,千年演變

說到虎符,就繞不過“竊符救趙”這一經典案例。

戰(zhàn)國末期,長平之戰(zhàn)后,趙國國都邯鄲被強秦所圍,趙王向魏國求救。魏王先派老將晉鄙帶兵十萬相救,后接到秦國的威脅國書,只得按兵不動。

素有義名的魏相國信陵君魏無忌決定救趙。在門客的謀劃下,他用舊情打動魏王王妃如姬,盜出魏王寢宮的半塊虎符,前往軍營調兵。

晉鄙雖對合虎符,驗證無誤,也知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,但未見魏王調兵令,面露疑色。信陵君讓甲士擊殺晉鄙,用虎符調動軍隊,解了邯鄲之圍。這便是“竊符救趙”的典故。

很顯然,沒有那半塊虎符,信陵君無法解得邯鄲之圍,秦國統(tǒng)一六國的步伐也可能提前。

圖片

竊符救趙 圖源:孔夫子舊書網(wǎng)

虎符是兵符的一種,是古代傳達君王詔令、征調軍隊等的憑證?;⒎钤绯霈F(xiàn)于東周,秦朝時得以完備,因其形狀像虎而得名。

春秋戰(zhàn)國時的虎符像奔跑的猛虎,上面有篆書銘文,分左右兩半,右半符通常為君王所持,左半符將帥所持。

調兵時,使臣將右半符與將帥的左半符相合,再配以詔書、節(jié)等信物,方可調動軍隊。戰(zhàn)事結束后,使臣將右半符送還給君王。

兩半符完全吻合,就叫做“符合”,這個詞一直沿用至今。

歷史上,以虎符為主的兵符從材質到形狀都發(fā)生著變化。材質方面,秦朝及以前的虎符主要為骨雕、青銅和玉石,漢朝起改為銅、銅鎏金等。

形狀上,虎形持續(xù)了上千年,唐朝時因避唐高祖李淵的爺爺名諱(李虎),改為魚形、龜形或兔形;南宋時恢復虎形,并延續(xù)使用虎符制度;元朝時虎符改為虎頭牌,明朝起虎頭牌演變?yōu)殂~牌,虎符遂退出歷史舞臺。

須要指出的是,宋朝時為傳達赦書或特急軍情,發(fā)明了金牌,由皇帝親發(fā),朝廷內侍省專人遞送,也具有虎符的功能。

圖片

元朝的虎頭鎏金調兵符牌 圖源:收藏網(wǎng)

圖片圖片

圖騰崇拜,意義深刻

作為古時的調兵信物,虎符既體現(xiàn)了皇權威嚴,又保障了軍隊的有效調撥。之所以鑄成虎形,可能與古人的圖騰崇拜有關。

老虎威猛雄壯,是公認的“百獸之王”,把老虎當作崇拜對象自古就有。甲骨文的“虎”字形似一只直立的老虎,與虎有關的詞語多含勇猛之意,如虎賁、虎將、虎狼之師等,《水滸傳》里多位好漢的綽號與老虎相關,如插翅虎雷橫、矮腳虎王英、青眼虎李云等。

古人崇拜老虎,君王也不例外。把兵符鑄成虎形,正是這種崇拜心理的表現(xiàn),同時暗含對軍隊的期望,希望軍隊像老虎一樣所向無敵。

圖片圖片

技術入手,制度保障

調動千軍萬馬的虎符,盡管有被偷的案例,卻不見偽造的記錄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統(tǒng)治者在制作虎符時,從技術和制度兩個角度進行了考量,讓人不能也不敢偽造。

從技術角度看,制作虎符的材料往往是當時最貴重的材料,比如戰(zhàn)國時期的黃玉虎符,所用材質“雞黃玉”為黃玉中的極品,這樣的原材料可不好找。

此外,為了增加難度,制造虎符時通常會用到錯金、鎏金等技術,即使權貴家族也很難仿效。

圖片

黃玉虎符 圖源見水印

除了用材,虎符的設計也增加了其仿造的難度。

虎符左、右兩半都設有扣齒和扣槽,只有相對應的兩塊才能嚴絲合縫地合在一起。在君權至上的時代,想見一見虎符尚且困難,更不要說記住上面的符文并進行偽造了。

從制度角度看,古代統(tǒng)治者還設立了相關的虎符管理制度,以確保萬無一失。制度之一就是集中與分散相結合。

一整塊虎符負責調一支軍隊,右半符統(tǒng)一由君王或其代理人保管,定期核查,左半符分散在軍事統(tǒng)帥或帶兵將領手中。這樣,即使虎符被盜或偽造,也只能調動部分軍隊。

制度之二是兵符與信物相結合。按規(guī)定,古代君王要調動兵馬時,會讓使臣同時帶著右半符和詔令、節(jié)等信物,虎符表明身份,詔令寫明調兵用途、軍士數(shù)量及相應輜重糧草等。

“竊符救趙”典故里,晉鄙只見虎符未見蓋有魏王璽印的政令,自然不敢發(fā)兵。不料信陵君早預計此著,晉鄙終引來殺身之禍。

虎符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重要符號之一,因造型獨特、存世數(shù)量有限等原因,極具考古及收藏價值。雖然早已不是調兵遣將的“兵符”,但虎符及其背后的防偽加密技術,仍是研究古代社會的重要資料。

END



歡迎掃碼聯(lián)系科普老師!

我們將定期推出

公益、免費、優(yōu)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!


聽說,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。
做科普,我們是認真的!
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
加入科普活動群
  •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
  • 認識科普小朋友
  • 成為科學小記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