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科普:一塊淀粉,憑什么能征服北方?
發(fā)布時間:2021-11-05
瀏覽次數(shù):793

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我們

? ? ? ? ?

蔡瀾有一篇文章記述了他的大連之行,特別提到了菜市場里的燜子。

“小販小火加熱,放進(jìn)切成小塊的燜子,用筷子翻動把皮煎得焦黃,放入盤中備用。另一廂,用臼子里搗碎的蒜泥、小磨磨出的麻汁,大量地淋在剛煎好的燜子上面……就那么一吃,哈哈,中了燜子的毒。”

燜子,其實(shí)就是地瓜淀粉與水混合、攪拌、加熱、凝固成的膠狀的塊,然后再切成小塊,小火少油,慢慢的煎至兩面金黃。

在北方很多地區(qū),這樣熱乎出鍋的燜子,搭配不同的配料,咬下去,軟、糯、香、脆,盡在口中。

01

燜子,大連人的鄉(xiāng)愁

對于遠(yuǎn)離家鄉(xiāng)的大連人來說,最懷念的味道不會是什么生猛海鮮,而是燜子。

街邊的一個小門臉,支上一大口平底鍋,燜子就在鍋里滋滋啦啦的作響,一陣小風(fēng)吹過,沒有大連人能抵抗得了這音效和香氣的雙重誘惑。

制作燜子的原料特別簡便,就是地瓜淀粉和水混合,一邊加熱,一邊攪打成半透明的糊狀,所有做燜子也被叫做“打燜子”。

打燜子一般用地瓜淀粉,也就是紅薯淀粉。與其他種類的淀粉相比,地瓜淀粉是所有淀粉里顏值最低的一種——黑,但是勁力卻特別強(qiáng),所以燜子才能夠在鍋中久煎不爛。

紅薯淀粉

雖然大連人至愛燜子,但是它的起源并不在大連,而是在渤海對岸的山東煙臺。

據(jù)山東福山烹飪協(xié)會編撰《魯菜之鄉(xiāng)——福山》中記載,燜子是山東煙臺芝罘島的門氏兄弟不經(jīng)意中創(chuàng)制出來的。

一百多年前,門氏兄弟在煙臺以賣粉條為生,有一天粉坯做好了,卻因?yàn)橄掠辏霾怀煞蹢l。情急之下,門家兄弟請來鄉(xiāng)親們,吃用油鍋煎炒的粉坯。

為了防止吃壞肚子,門氏兄弟特意將山東特產(chǎn)的大蒜搗成蒜醬拌在油煎粉坯中,沒想到這無奈之舉居然得到好評。于是在大家的建議下,門家兄弟支鍋立灶改做賣油煎粉坯,當(dāng)食客問及名字時,門家兄弟想了想自己的姓氏,隨口說出“門子”,后來又覺得不妥,取名為“燜子”。

后來,隨著闖關(guān)東的人潮來到大連,魯菜和各種小吃也接踵而來,其中也包括燜子。

在缺吃少穿的年代,燜子是改善人們匱乏口味的小吃,隨著物質(zhì)漸漸充裕起來,燜子成為一代大連人的童年記憶。

上世紀(jì)七八十年代以后,在大連街頭,經(jīng)??梢钥吹缴特溚浦≤嚮蛘叽顐€小棚賣燜子。

更常見的其實(shí)是在菜市場,大人們進(jìn)去買菜,孩子們坐在燜子攤上,用兩根細(xì)細(xì)的鐵絲“窩”成小叉子,扎起一塊煎得焦黃的燜子,小心翼翼地放進(jìn)嘴里。

對于大連人來說,燜子必須有“ge”。大連話里的“ge”,其實(shí)是煎過之后,最外邊那一層焦脆的外殼,它就像廣東煲仔飯里的鍋巴那樣迷人。

為了吃到更多的“ge”,大連的燜子從來都不會方方正正的,而是各種不規(guī)則的形狀,力求增大表面積。

煎好的燜子外脆里軟,澆上蒜水和麻醬汁,口水立馬就流下來了。

到了上世紀(jì)90年代之后,燜子更是從街邊小吃走進(jìn)了飯館酒樓,搭配海參、蝦仁、螺片做出的三鮮燜子,也成為大連菜的代表之一。

? ? ? ? ?

02

離開大連,到底還有多少種燜子?


大連人愛燜子,不過燜子也不是大連獨(dú)有的。

有一年,在河北秦皇島,一位同學(xué)拉著我說,帶你吃一下我們秦皇島的特產(chǎn)——炒燜子。

端上來和大連的燜子一比,不能說很像,簡直就是一毛一樣。

直到去的地方越來越多,才知覺,燜子在整個北方是一種普遍的存在。

煙臺是燜子的起源地,與大連隔海相望,兩地的燜子無論是制作、味道還是吃法都差不多。

同樣的地瓜淀粉,同樣的麻醬蒜水,甚至還有同款吃燜子的鐵絲叉。

唯一稍有不同的是,煙臺的燜子還會加入蝦油、蝦醬調(diào)成的料汁,吃起來海味十足。

其實(shí),很多年前,大連的燜子也有加蝦油的,只是這些年越來越少見了。

除了大連、煙臺、秦皇島,類似的吃法、做法在很多地方都存在,比如在丹東,燜子會切得更方正一些;到了吉林,燜子則改名“煎粉兒”,雖然名字換了,但東西還是那些東西。

到了天津,燜子就變得有些不一樣了。

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?!痹谔旖蛉说娜兆永?,二月二除了剪頭發(fā),另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吃燜子。

天津的燜子和大連、煙臺的不一樣,是用綠豆面兒做成的,色澤青碧,又有一些隱約的透明,遠(yuǎn)看很像一大塊青玉或者翡翠。

下鍋的時候,切成方方正正麻將塊一般的大小,在平底鍋里,用一點(diǎn)點(diǎn)油小火煎,煎到幾面都出現(xiàn)金黃的“嘎兒”,然后拌入麻醬、鹽、蒜汁兒和醋,就可以吃了。

綠豆面兒做出的燜子,口感更加細(xì)膩柔軟。有的天津人家甚至還會把燜子、炒合菜一起卷到春餅里,永恒的碳水配碳水,大餅卷一切。

會用綠豆面兒做燜子的不只是天津人,遠(yuǎn)在大西北的烏魯木齊人,也有用綠豆面兒做燜子的習(xí)慣。

調(diào)味料也大差不差,不過淋上新疆的辣椒,燜子味道會更香。不同的是,烏魯木齊人會在農(nóng)歷三月的陽春時節(jié)吃燜子。

進(jìn)入河北,燜子畫風(fēng)突變,從純素的淀粉,到開始有了肉類的存在。

河北定州,當(dāng)?shù)厝税咽萑饨g成小塊(可不能完全絞成肉泥),放到紅薯淀粉糊中一起熬煮、結(jié)塊、過涼水、曬干,最后再經(jīng)過一道熏制。

這一流程與京津地區(qū)做“粉腸”的工藝很像。這樣繁瑣工藝做成的定州燜子,就像是一根碩大的香腸,當(dāng)?shù)厝艘菜追Q“肉灌腸”。

切片后,無論是蒸、炒、燉、拌,都能吃到扎扎實(shí)實(shí)的肉感。

除了直接加肉,也有借助了肉味兒的燜子,那就是驢肉火燒里的燜子。

在驢火屆打得熱火朝天的河間派和保定派,卻能在一件事情上達(dá)成共識——燜子。

煮完驢肉的湯和油,絕對不能浪費(fèi),把湯燒開,加入淀粉,一邊攪拌,一邊倒入驢油,直到粘稠之后,放冷凝結(jié)成凍,就是驢肉火燒中的燜子。

無論是河間派還是保定派,都有在驢肉火燒中加入燜子的做法,對于食客來說,一方面降低成本,另一方面相比于酥脆的火燒和香韌的驢肉,燜子提供了更豐富的口感,軟糯與酥脆,剛?cè)岵?jì)。

從河北再到河南,禹州的燜子是不加肉的,卻又做出了十足的肉感。

禹州的粉條凍干煮軟,再加入紅薯粉攪勻,入屜蒸成一大塊。做出來的禹州燜子,煎、炒、烹、炸、燉或是涼拌,甚至可以取代肉的存在。

其實(shí),燜子這種小吃的出現(xiàn),很大程度上是因?yàn)槲镔|(zhì)的不充裕,燜子既能提供與肉有那么一點(diǎn)點(diǎn)類似的口感,也能有當(dāng)時并不是太充足的油脂香氣。

類似的物質(zhì)組合,除了燜子,其實(shí)還有陜西的炒涼粉、北京的炸灌腸等等。

時至今日,我們其實(shí)早就擺脫了肉食短缺的窘迫,但對于燜子,很多地方卻沒有失去熱情,這當(dāng)然是因?yàn)?,對于脂肪和碳水這個黃金組合的熱愛,已經(jīng)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基因里。

同時,焦脆的外殼,軟糯的內(nèi)心,這種外酥里嫩反差口感,也總是被人追逐。

就算它不再稀缺,也總會讓人念念不忘。


END

文?|?衛(wèi)奕奕




歡迎掃碼聯(lián)系科普老師!

深圳科普將定期推出

公益、免費(fèi)、優(yōu)惠的活動和科普好物!


聽說,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。
做科普,我們是認(rèn)真的!
掃描關(guān)注深i科普公眾號
加入科普活動群
  •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
  • 認(rèn)識科普小朋友
  • 成為科學(xué)小記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