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肉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,近日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發(fā)現,人腸道內至少有10種微生物,會將紅肉變成TMAO,促進疾病發(fā)生。
豬肉,牛羊肉等紅肉富含膽堿、L肉堿、甜菜堿等,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三甲胺(TMA),在肝臟生成TMAO,從而促進糖尿病、肥胖、動脈粥樣硬化、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。
同樣吃肉,為什么有些人會得心腦血管病,有些人不會?
簡單來說就是菌不同。如果兩個人飲食習慣相同,腸道微生物組成不同,產生TMAO的能力就不同,疾病風險就不一樣。已經證明,某些特異腸道菌屬,如Clostridium可以預測血液中TMAO的高低。
為了尋找產生TMAO的罪魁禍首,研究人員在6個月間,收集了925份大便標本及473份血液標本。
結果發(fā)現,血漿TMAO水平越高的男性,年齡更大,體能活動更少,BMI指數更高,血漿高密度脂蛋白HDL-C水平偏低,并且飲食攝入的紅肉含量更高,血漿TMA前體膽堿和L-肉堿濃度也偏高。
并且,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的紅肉攝入,均與血漿TMAO水平呈正相關。
也就是:紅肉及膽堿攝入量越多,TMAO水平越高,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反而越低。
在校正年齡、BMI、運動量、吸煙、抗生素及益生菌等混雜因素后,研究人員鑒定出10種菌的相對豐度與血漿TMAO濃度明顯相關,包括:
8個厚壁菌:Clostridium citroniae, C. nexile, C. clostridioforme,,Roseburia hominis等;
1個擬桿菌:Alistipes shahii;
1個放線菌:Eggerthella。
在這其中,有4個菌屬的相對豐度>0.1%,其余6個豐度相對較低(0.005%-0.1%)。
確實是菌群引起的差異嗎?
為了回答這個問題,接下來,他們把4個與TMAO產生高度相關的腸道菌屬作為分組標準,將參與者分為高豐度組和低豐度組,結果發(fā)現,僅僅在TMAO相關菌屬高豐度組中,長期飲食習慣和短期紅肉攝入量與血漿TMAO水平的具有明顯關聯性。
也就是說,只有能生成TMAO的腸道微生物夠多,才會把紅肉變得有害。
在這些菌里,與TMAO高度相關的菌屬中,Alistipes shahii可以明顯加強紅肉攝入量與心血管代謝風險標志物。
這個菌是我們的重點關注對象。
通過這個研究,我們基本可以得出:
紅肉→腸菌→TMAO→心血管疾病這條機制鏈。
紅肉通過特定的腸道菌群,使血漿TMAO水平升高,進而增加心臟代謝性疾病風險。
你說應該少吃紅肉,還是把那些特定的腸道菌干掉呢?
看完這篇文章,盤子里的紅肉,不知道還香不香。。。。。。
Li J, Li Y, Ivey KL, et al. Interplay between diet and gut microbiome, and circulating concentrations of trimethylamine N-oxide: findings from a longitudinal cohort of US men [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, 2021 Apr 29]. Gut. 2021;gutjnl-2020-322473.
doi:10.1136/gutjnl-2020-322473
關注【深圳科普】微信公眾號,在對話框:
回復【最新活動】,了解近期科普活動
回復【科普行】,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
回復【研學營】,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
回復【科普課堂】,了解最新科普課堂
回復【科普書籍】,了解最新科普書籍
回復【團體定制】,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
回復【科普基地】,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
回復【觀鳥知識】,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
回復【博物學院】,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